2024-03-28 星期四

首页 · 教育

县域新闻 手机官网
操心的事总得有人去干!

作者:逄春阶    2022-12-28 21:39:19

“操心的事总得有人去干啊”

  逄春阶


  有一次采访淄博市人大代表李翠霞,我说面对千头万绪的工程,想想头就大,遑论去实打实地做了。她淡然道:“操心的事总得有人去干啊!”看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县委大院》,猛然就想起了李翠霞说的这句话。




  就我刚刚看到的这几集,概括剧情,一句话,“一个操心的人领着一群操心的人在干事。”换句话就是,胡歌扮演的光明县委书记领着县委大院的一班人是怎么运转的。我干记者三十多年,就是不断地在跟剧中演的角色打交道,县委书记、县长、宣传部部长、新闻科科长、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他们的表情,做事的风格,《县委大院》算是比较准确地还原了。这个群体很独特,上面领导有要求,下面群众有需求,他们还有仕途进一步的追求,在中间夹着,有些活儿干得上级不认可,群众不理解,憋屈!比如拆迁、招商引资,他们有苦恼、有无奈、有尴尬、有窘迫、有泪水,但他们还在干。“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就先干着。”他们就这样像螺丝钉一样拧在岗位上,守在岗位上。老百姓不容易,公仆也不容易。电视剧比较准确地展现了人性、人情之美,那就是社会需要热心肠,大家都是“操心的人”。




  剧中有个情节很走心。项目落地,要迁坟,其中就有县信访局局长的祖坟,局长的亲戚坚决反对。在迁坟协议签订现场,老百姓都盯着他,他的亲人坚决不同意,尤其是去日无多的老奶奶。但他一咬牙,签了迁坟协议。往家走的时候,忐忑着,踌躇着怎么跟家人开口。回到家,一起吃饭,这个局长一杯一杯地喝酒。这是喝的闷酒啊!他的泪没落下来,但眼窝一直是湿的。最后,他说我辞职,一家人通情达理,又劝他别辞,“熬到这个位子不容易,辞了可惜。”信访局局长那一刻的表情,让人揪心。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如乱麻一团,得有操心的人去耐心地捋。




  这部戏提供了一个基层工作运转的鲜活样本。如果你静下心来,能看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秘书坐什么位置、办公室主任坐什么位置,他们怎么写材料、打印材料、报材料(材料真多,难为道具师),领导怎么主持会、怎么讲话,与会人员怎么排座次,都比较真实。电视剧里开会的镜头特别多,这很考验导演孔笙的智慧,有民主生活会、工作协调会、招商引资督查会、恳谈会等。大家坐着,听一个人说话,在局促的会议室里,能拍出火花,拍出波澜,拍到不雷同,需要提炼,需要想象,需要换角度。庄严肃穆的氛围,能不能产生思想的交锋?以什么姿态碰撞?怎么打破拘谨?都值得深究。总体把握,我觉得不能说很好,我给打八十分吧。会前、会中、会后,都“让人操心”啊!另外,我感觉《县委大院》的台词很讲究,很耐琢磨,值得肯定。比如胡歌到光明县上任第一天说的话:“前面人扔的烟头,烫了后面人的脚,后面的人踩住不敢动,疼了还不敢说,两难。”


  这部剧还在播,胡歌演县委书记、吴越演县长很像那么回事,接地气,虽然有些地方生硬了些,但有“官味儿”,这俩角色不好拿捏。正剧不好拍,正面角色不好演。我感觉有些地方不流畅,不知是不是剪辑的原因(有些地方剪辑得太厉害)。比如解决财政问题,比如上报材料的真实性问题,显得欲言又止。


  作家徐剑说:“普通人圆梦的故事沉淀为中国故事的精神底色。”“我特别希望作家们能将激荡人心的笔触对准小人物,或粉底重彩抒写,或泼墨大写意,或工笔手绘,或白描勾勒,写出普通小人物在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人生梦过程中的艰辛温馨和感动,最大限度地展示生存、尊严、牺牲、荣誉以及生命的代价与崇高。苦辣酸甜里有民族的正气歌,欢乐忧伤中有国家的无韵离骚。”我觉得孔笙正在做这个事情,他对准了小人物,用镜头展现小人物在新时代的各种表情、故事、神采,发现普通人身上的光泽。




  孔笙干的也是“操心的事儿”,他是我比较欣赏的导演,他的《战长沙》《北平无战事》《父母爱情》《大江大河》可圈可点,希望他的《县委大院》能引起“操心人”的共鸣,让更多人回味。


挥之不去的“基层焦虑”

——再观《县委大院》


 一部剧播出后,能引发大家的热议,说明点到了时代之穴。

  



     《县委大院》这部基层政治题材类正剧,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成功在哪儿?胡歌、吴越等演员都很入戏,尽心尽力,成功还原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状态,特别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在推进拆迁、环保、维稳、医改、招商引资和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官员的政绩观、百姓的价值观和企业老板的利益观,传递出历史发展皱褶里的温暖与阵痛。尤其让我关注的是,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不同程度地演绎出了各级官员“想干事”的焦虑。有些焦虑是完全可以化解,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但复杂的环境却不允许,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导演孔笙没有回避矛盾,从而保证了电视剧的品相。




  让人讨厌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是制造焦虑的原因之一。精准扶贫,“要”在精准,必要的形式要有,没有形式,也就无法识别。但扶贫干部给贫困户做顿饭,做完要上传照片;帮贫困户孩子辅导作业,要贫困户签字确认;给老百姓普法要照着原文念等,不切实际的做法,引起老百姓反感,扶贫干部也无奈,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于是就硬着头皮跟着形式主义的节奏,焦虑着。处于治理体系末端的管理者,面对千头万绪的大活小活、面对五花八门的基层群众诉求、面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融入百姓中,与之同频共振,难之又难。


  在基层,有些干部官不大,摆的谱却很大,说白了,就是官僚主义的小丑一枚。供电所的曹所长,村里人求他,请他喝酒,第一书记小林不会喝酒,为了表示尊重,就喝了一口,但没有一口干掉。曹所长当场给脸子,以后处处使绊子。终于在一个酒场上,小林被灌得酩酊大醉,这才算“打成一片”了。面对这一切,你说不焦虑吗?不会喝酒还得罪了上级。有时得罪了人,还不知怎么得罪的。跟谁讲理去?谁听你诉说委屈?工商、公安、城管……一些官儿自己焦虑着,也让别人焦虑。我就见识过、领教过这些人,我也被他们弄焦虑过,对他们又恨又怜又无奈。


  每个人都不是活在真空里。生活中,离不开油盐酱醋茶,工作中,离不开上下级、平级,怎么处,都是学问,都得讲究分寸。大学毕业不久给县长当联络员的林志为,那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剧中有一个细节,小林跟县长一起坐电梯下楼乘车,在等电梯时,看到有人抱着的文件掉在地上,小林赶紧去帮着捡起来,结果电梯门关了,他只能坐下一趟。县长在车里等着,小林上车后,县长不悦:“以后不许让我等着你!”小林一脸惊悚地答应着。县长不是不知道小林为什么迟到,但她就是要耍一耍官威。刚入职的年轻人,每天就这样悬着一颗心,能不焦虑吗?




  焦虑是会传染的,你的焦虑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剧中有个驻村女干部在村里忙前忙后,还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疲惫地拖着身子回到家,心情不好的丈夫与她吵,她无奈地争辩,结果就遇到了家暴。久而久之,焦虑会产生怨气和戾气,引发更大的矛盾,以至于酿成悲剧。


  文弱的书生变得粗粝起来,柔弱的肩膀能扛事儿,敢发声,敢担当,最关键的是没有变得庸俗、粗俗、低俗,有尊严地站立在天地之间,这是我乐于看到的年轻人的状态。电视剧在这方面,有所呈现。比如县委书记梅晓歌保持长跑的习惯,那矫健的姿势,那一往无前的劲头,就很有象征意味。


  风雨过后是彩虹,回头看一切过往,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历练都有了价值,焦虑也变成了营养。让年轻人在入职时少一些煎熬和心灵的伤害,是过来人应该做的,比如必要的心理辅导,比如必要的传帮带等。


  焦虑的眼神,让人心疼。郡县治,天下安。化解基层焦虑应该是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县委大院》的这一提醒,很有针对性。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大众日报高级编辑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