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曼 2024-04-29 16:40:33
诗和远方近在眼前!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4月25日-26日在临沂市举办,众多高质量目的地让人目不暇接。
临沂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4月13日,刚刚上榜全国“网红城市”潜力榜第20位。作为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举办地,近年来,在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立足深厚的旅游资源,串起诗和远方
《沂蒙山小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蜚声海内外。 “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巍巍八百里沂蒙有高山、有丘陵、有平原;作为“最美家乡河”沂河被临沂人民誉为母亲河,还有“群山连绵峰林立”的岱崮地貌,将奇美幻境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地下大峡谷,世外桃源般的沂蒙乡愁民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相依、古今辉映,构成了山水有机融合的文旅新画卷。
作为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许没有哪个城市像临沂一样,拥有这么多立体深厚的旅游资源。
1993年,蒙山一纸规划拉开了全市旅游发展的序幕,启动了临沂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 “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旅游的概念,全家人带着东西,出门爬个山、玩个水就算休闲放松。”以蒙山脚下的百花峪村为例,整个村庄是藏在大山深处的“布袋峪”村,靠天吃饭,但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是天然的“大花园”。跟随蒙山发展兴起的农家乐,加上大百公路(大站村-百花峪村)的加持,把这个村拽出大山走向富裕,有了现在的“百花峪”村,成了典型的沂蒙民俗旅游度假区。桃墟镇百花峪村支部书记陈长田介绍,去年全村接待省内外游客达到27万人次。 “光靠旅游这块收入,保守说也得在人均2万多块钱上,今年看可能会更好一些!”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乡村田园广袤的自然田野,串联起诗和远方,引来八方游客。
此后,临沂旅游业驶进了发展的快车道,进入全域化旅游时代,文旅产业全面开花。以三千年历史文化为底蕴,临沂是山水生态之城、活力魅力之城。沂蒙精神感天动地,闻名全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市……一个个金字招牌,让临沂文旅出圈实至名归。
2024年以来,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参与CCTV4《远方的家》、新年文旅大型直播活动《在中国!这样玩!》、央视总台“国货大拜年2024国货潮品全拼图”融媒体行动、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报道了沂南县张庄镇依托“非遗”举办“村晚”典型案例……临沂文旅频繁登上热搜,同时成为B站上热度最高的山东城市。
目前,临沂市拥有A级景区143家。其中,沂蒙山旅游区和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是该市两大5A级景区。
“红绿蓝古今”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日趋丰富
临沂,也是一座“红绿蓝古今”交相辉映的城市。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热土,到如今的青山绿水,临沂市结合全市优势特色,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全力构建“红绿蓝古今”精品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文旅大市发展水平,给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时尚新玩法、消费新体验。
优化“红线”。临沂市新推出《跟着团长打县城》《临沂往事》《叔侄英烈》《第一碗饺子》等红色体验项目60余个,4个村入选第三批全省红色文化特色村,5个案例入选全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全省最多。
壮大“绿线”。围绕“激活蒙山”,建成投运云蒙明珠、萌乐世界等项目,临沂市招引落地蒙山·鹤鸣湾、松月境等项目,储备天宇自然博物馆精品馆群、蒙山滑雪场等项目。推进“沂蒙乡愁”民宿建设,新建精品民宿27家,创建星级民宿47家,命名“沂蒙乡愁”民宿109家。同时,临沂市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生态旅游区3个、旅游民宿集聚区2个、景区化村庄20个,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沂南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平邑县入选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开发“蓝线”。临沂市开发沂河水域资源,打造“滨水城市会客厅”。全力推进“水韵琅琊”,“夜画琅琊”行进式演艺、书圣阁光影秀、 “灯火兰山·新琅琊”不夜街区、 “琅琊风云”古风国潮沉浸式游戏剧、水上公交1号线投入运行, “夜画琅琊”“琅琊风云”等4个项目入选全省高品质旅游产品。
创新“古线”。临沂市成功举办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推出《书韵琅琊》沉浸式演艺,银雀山汉墓群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罗庄区工农兵俱乐部旧址、临沂孔庙活化利用项目分别入选首批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先后举办国潮大集、非遗美食节、诸葛市集、文创市集,吸引市民游客争相打卡。
展现“今线”。临沂市市区地委大院被年轻人亲切地称为临沂的“789” ,各种攻略在小红书上,每天点击搜索。为展现城市活力,临沂市先后举办琅琊云雀、北纬35°、 “去现场见所爱”“火力超燃”等大型音乐节活动,全年累计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09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5000多万元;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个;沂蒙彩虹小镇、卧虎山田园旅游区、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天马岛风景区等老景区“微改造、精提升”,焕发新活力。全市58个文旅项目列入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库、18家企业入选全省“百企领航”培育名单、两个文旅产业项目入选2023年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企业名单。
一系列精彩的成绩单书写着“老区不老”的成功经验, “红色沂蒙 时尚临沂”品牌享誉海内外。
“亲情沂蒙”重在热情好客的朴素品质
曾经,一曲《沂蒙颂》用熟悉亲切的旋律唤起了人们难以割舍的乡情。早在2017年,临沂市在全省启动“亲情沂蒙”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不同于以往介绍旅游目的地资源、刊登目的地形象广告的传统模式,临沂市打破常规,以推广全市精品旅游产品线路为主,推动“亲情沂蒙”从传统品牌形象营销向旅游线路产品营销转变。
立足文化之城,近年来,临沂市打造国潮新IP,琅琊古城、点靓沂河火爆出圈;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让市民游客尽享缤纷盛宴,跋山遗址群获评“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立足演艺之城,音乐演艺、剧场演艺、街头演艺“好戏连台”,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经验全国推广;立足服务之城,精准出台提振文旅消费9条政策措施、旅游团队奖励办法,创新开展“登临蒙山悦美好”“沿着沂河发现美”“请到沂蒙看金秋”等营销活动,倾心打造“亲情沂蒙”服务品牌。
此外,临沂市重金奖励来临旅游研学团队,分别对旅游专列(火车)、旅游包机(切位)、汽车团队、自驾游、红色研学团队等进行奖补,有力推动全市由“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向“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
但仅仅这些还远远做不到吸引游客反复来临旅游。 “亲情沂蒙这个品牌是有历史根源的。”作为临沂文旅推介官“燕子爱生活”说,从革命战争年代,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靠着朴实厚道的性格,在物质贫瘠的时代,拿出压箱底的东西招待贵客。现在,同样用最好的东西宴请四海宾朋。 “这种热情好客是骨子里特有的精神特质,也是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方式。”
大交通网络布局加快临沂出圈步伐
天然的红色基因拉近了游客与临沂的距离,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则缩短了游客来临时间。
目前,临沂启阳国际机场已与16家航空公司运营执飞48条国内(地区)国际航线。从这里出发,通航33个城市,34个航点,航线网络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时刻更为丰富,为游客出行、产品组合提供更多可行选择。2019年11月,鲁南(日兰)高铁通车,沂蒙老区开始迈入“高铁时代”。2023年12月30日,潍宿高铁山东段正式开工,又添一条贯穿沂蒙山区的高铁,为今后拉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客源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此外,市民可在早晚高峰期、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乘坐“畅游琅琊”双层观光巴士、夜游巴士以及水上公交,在城市里来回穿梭,用另一个视角来俯瞰大美新临沂。
贯穿临沂南北境的滨河景观路和生态旅游路、红色旅游路、四好农村路等多条旅游专线相继开通,临沂旅游大环线全面形成。
据资料显示,1995年,临沂撤地建市的第二年,全市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0.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0.2041亿元,仅占当年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约0.7‰和22‰。近30年过去了,临沂旅游人弘扬沂蒙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将旅游业成功打造成战略支柱型产业。2023年,全市文旅产业增加值553亿元,占GDP比重9.1%;年接待游客8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5%、69.56%……文旅高质量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供给。
谈及亮点,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于爱水自豪地说,全市精品旅游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景区,如费县天蒙旅游区、沂水地下大峡谷、兰陵农业国家公园等。 “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绿色沂蒙’ ‘沂蒙人家’等旅游品牌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力助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
此外,以“沂蒙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日趋火爆,孟良崮、红嫂家乡旅游区等红色旅游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以“文化旅游”、“商务旅游”、“水上旅游”等为核心的城市旅游蓄势待发,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水韵琅琊”等一批项目不断推出,大大增强了临沂城区旅游吸引力。于爱水表示,一些列文旅产品的打造,让临沂市文旅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车道,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新”临沂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阵歌声随风传。”如今的临沂不仅有诗与远方的历史文化,山河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不可辜负的美食、产自临沂的好品。热情好客的临沂人,欢迎您来这个宝藏城市寻宝探秘!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