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星期五

首页 · 访谈

县域新闻 手机官网
赵森:建设绿色宜居“大美新临沂”

   2015-07-30 10:59:19


 

市政府网站:赵局长,您好!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将“生态临沂”建设作为“六个临沂”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请您谈一下林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好吗?

赵森好的。大家都知道,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失去森林,将失去未来,失去一切。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这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达60多次。习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这深刻揭示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林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为改善我市自然生态环境发挥了基础作用。复旦大学教授张薰华在对《资本论》进行几十年研究之后,特别指出,“林是人的生存问题,农是人的吃饭问题,农业搞不好会饿死一些人,森林砍光了会使整个人类难以生存下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48万亩,占全省的1/6,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4.5%,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全市湿地面积86万亩,有国家湿地公园9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10处。2013年,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山东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我市林业的快速发展,使全市自然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放眼八百里沂蒙,红色热土披上绿色盛装,山区层林尽染、果林缠腰,平原岸固滩绿、碧水长流,千万人民尽享绿色生态成果。

二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大气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造林绿化是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治本之策,也是治理雾霾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据权威机构研究测试,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1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等气态无机污染物4千克,一年可吸收灰尘22—60吨,是天然的制氧机、空气过滤器和吸尘器,并且森林对降低空气中的PM2.5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原因在于负氧离子具备主动出击捕捉PM2.5的能力,当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三是为维护全市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战略安全发挥了保障作用。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据测算,我市森林年涵养水源量近10亿立方米,土壤侵蚀量减少117万吨,有效保护了全市国土安全。森林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良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可以减轻干热风,提高15—20%的粮食产量。湿地是名副其实的水库,在保障淡水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湿地保存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森林和湿地是“物种之家”,保护森林和湿地就是保护物种资源安全,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是为改善民生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途径。林业不仅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德国的森林为1.65亿亩,林业产值仅略低于汽车工业,而就业人数则是汽车工业的近2倍。芬兰的林业产值也仅次于电子和电器产业,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市林业是新常态下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市场活力、最能吸引社会资本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形成了木业、果品加工、森林旅游、种苗花卉、林下经济、野生动植物驯养、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等主导林业产业。2014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2亿元,占全省的1/4。其中,木业产业产值达到1139.6亿元,对全市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11.7%,全市板材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50.6%、全国总产量的12.3%,人造板出口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

市政府网站: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布局之年,今年全市林业系统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赵森今年我们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通过大工程、大项目、大活动带动林业的大突破、大发展、大跨越。

(一)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今年省下达我市造林任务是32万亩。今年以来,大力实施荒山、水系、干线公路、村镇绿化等重点工程,全市已完成新造林30.2万亩。在春季造林中,启动了以“绿化祖国、低碳行动、远离雾霾”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碳汇造林公益活动,3月25日,林书记、张市长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市掀起了植树爱绿的热潮;全市推出了“市民捐1元百度配捐5元”公益植树网上捐款,通过组织开展“幸福碳汇林、和谐碳汇林、兴业碳汇林、党(团)员碳汇林、车友碳汇林”等植树活动,今春义务植树1200万株。一是抓荒山绿化。围绕今年完成8.7万亩的荒山造林任务,在雨季扎实实施好24个市级生态造林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造林作业设计,将造林任务细化到小班、落实到地块,列出进度、拉出清单、挂图作战,做到一治一座山头,一治一个流域。二是抓水系绿化。以沂河、沭河等300多条河流和9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为重点,完成水系造林6.3万亩,突出抓好环云蒙湖林带生态工程,沿沂河、沭河林业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和大沂河、大沭河湿地保护区建设。三是抓干线公路绿化。对高速公路、国省道、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等关键部位和节点,进行高标准的设计和绿化,加大对干线公路和铁路绿化质量的提升和断档补植力度,加快推进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着力抓好新建道路“绿色通道”建设。四是抓乡村绿化。在乡村绿化、美化、彩化上下功夫,建设绿化模范乡镇10个、绿化模范村100个,切实保护好村居原有自然风貌和古树名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通过积极创建绿化模范县、模范乡镇等有形活动,确保郯城县、蒙阴县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沂南县、临沭县全力推进山东省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五是抓农田林网建设。以南部平原县区为重点,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以路、渠、沟绿化为重点,建设大网格、宽林带的农田林网,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二)全力推进资源保护。一是抓森林防火。上一个防火期,县区共同努力,部门齐抓共管,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保持了平稳态势,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工作受到了省政府、省林业厅的表扬肯定。二是抓防火能力建设。实施第二轮蒙山区域森林防火能力建设三年计划,重点推进灭火管网、道路网、监控网等建设,今年计划在蒙山核心区域铺设消防灭火管道15公里,建设泵房4个,布设消防栓120个,建设防火水源地80处。加密建设具备热成像功能的林火视频监控点20个,形成蒙山核心区域以水灭火的有效覆盖、3公里消防专业队伍徒步作业圈、视频监控率达到95%以上。三是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从6月1日开始,我市实施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等重大食叶害虫工作,截至7月 3日,全市共完成飞防 542.75 万亩,飞防工作圆满结束。下步,继续突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建设完善市级有害生物测报点36处,建立有害生物防控周通报和月会商制度,实现防治常态化、科学化。四是抓林地、湿地保护。在林地保护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坚决遏制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非法侵占林地现象的发生;在湿地保护方面,在加快9处国家湿地公园和6处省级湿地公园的修复和保护基础上,不断优化全市湿地保护空间布局。

(三)全力推进木业产业。围绕推进木业产业转型升级,打好“三引一促”硬仗,续写“一园一都一集群”新篇章。“一园”是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围绕建成全国高端木业的示范区、标志区,做好示范园区专项规划编制,制定入园企业标准,加快推进义堂镇标准化厂房示范区建设步伐,尽快启动探沂镇标准化厂房示范区规划建设,全力支持西部供热中心建设,引导板材企业支持采用集中供热替换燃煤锅炉,确保10月底前实现集中供热,打造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样板。“一都”是中国板材之都,充分利用中国板材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效果。“一集群”是木业产业集群,牢固树立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理念,积极“走出去”,主动“引进来”,扎实做好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工作。在引资金上,瞄准高端木工机械、环保胶、家具原辅材料等配套产业,着力引进高档家具、地板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确保完成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任务;积极向上争取林业项目资金,实现争取项目资金较2014年增长10%以上。在引技术上,力争14家市级骨干龙头企业在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规模以上木业企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引人才上,5月28日,市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现代林业人才与技术引进洽谈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洽谈会就现代林业合作形成了共识,在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协议。下一步,还将同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紧密沟通、大力协作,确保完成引进2名自带资金、技术和项目的创业创新人才,引进15名硕士以上、愿意到企业创业的高学历人才的任务。

(四)全力打造林业品牌。一是“节会经济”品牌。办好第二届世界人造板大会、第三届中国(郯城)银杏节、第六届中国北方(沂水)桂花节、山东首届天泽木文化节等节会,让节会成为推介林业、宣传林业、造富林民的桥梁纽带,利用节会把林业品牌做大。二是“林下经济”品牌。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林场资源,依托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做足林下经济文章,积极探索林禽、林畜、林菌、林药、林下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模式,通过培植典型、以点带面,借助“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做响林下产品品牌,实现保护生态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五)全力推进林场改革。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功能定位。我市林场改革工作,在去年7月召开的全国推进林业改革座谈会上,临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有林场改革典型,尹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6月12号召开的全省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会上,我市又作了全面的经验介绍。一是推进“二次创业”。立足林场实际,因场施策,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稀有树种和乡土树种繁育、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实现林场职工自营收入人均过3万元的目标。二是创造“绿色财富”。认真学习借鉴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经验,在平邑县国有天宝山林场、费县国有塔山林场、沂水县国有沂山林场搞好森林经营试点,通过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采取抚育更新造林、低效林改造等经营措施,逐步改变树种单一、造林密度大、林分质量低的状况,全面增强森林的功能和效益。

市政府网站: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大美新临沂”的宏伟蓝图,下步,林业部门将从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赵森按照“抓好八大战略、打好六场硬仗”的要求,在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充分释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强大功能,为实现大美新临沂目标提供生态支撑。到2015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十三五”期间,完成新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8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

一是全面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环城生态防护林、沂蒙山综合防护林、沿河沿路绿化带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带、两屏、三网、四廊、多点”的绿色生态屏障。“一带”:即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对现有60万亩环城森林进行完善提升,打造城市生态子系统,连通城市绿地、水系和湿地,呼应中心城区“五个一”和“八河”景观治理工程,促进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提高,打造临沂城“绿色屏障”。“两屏”:即西北部大蒙山绿色森林屏障和东南部近海丘陵防护林屏障。通过实施沂蒙山综合防护林工程,提速45万亩荒山绿化进程,大幅提升区域内森林的防护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市域范围内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灾害性天气的大型“绿肺”。“三网”:即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对市域内的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进行高标准绿化,将城市和郊区、山区和平原有机连接起来,充分发挥森林廊道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形成“林田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连”的森林景观。“四廊”:即沂河、沭河、?河、汶河四条大型河流森林廊道。主要以沂河、沭河、?河、汶河四条大型河流为依托构建贯穿市域范围内的森林廊道。“多点”:即市域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场、村镇林等呈点状分布的森林建设点。

二是严守森林资源生态红线。省委、省政府对各地科学发展观考核林业方面由2014年“新增造林合格面积”一项,今年增加到“新增造林合格面积、林地保护和湿地保护”三项。为确保目标实现,必须坚守两条“红线”。林地保护红线。按照省林业厅统一部署安排,在《临沂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二类调查数据,抓紧划定县级林地和森林红线,将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切实依据规划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湿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省政府《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根据省、市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确定县级以上湿地保护名录,今年底公布全市第一批湿地保护名录并划定全市湿地保护红线,将湿地修复与保护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0%,90%以上的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加快木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城区西部义堂镇和探沂镇为重点,以“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核心载体,按照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国际化的要求,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改进传统工艺技术,引进新的生产装备,实现产品向绿色环保的终端、高端产品方向发展;积极面向国际市场、紧盯国内高端市场,集中打造区域品牌,变临沂制造为临沂创造,扶持扩大临沂木业产业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打造成产值2000亿级、利税过200亿元的区域经济板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档家居制造基地和最大的高端品牌板材生产基地。

四是积极探索重点领域改革。创新造林绿化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绿化基金和碳汇造林新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多形式投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和配套政策,将社会资本造林纳入森林保险范畴,成立担保公司为社会资本提供担保,规避和降低社会资本造林投资风险,积极引导公司制、股份制、家庭林场、合作社等多模式绿化,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构建全社会大规模造林的新格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制定《临沂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细则》和《临沂市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方案》,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加快建立健全重点山区、河流湿地分类补偿、差别化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资源管护机制。加强对现有林特别是新造林的管护,借鉴工程造林成功经验,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管护新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夯实管护责任,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科学编制并认真落实森林经营方案,加强森林抚育经营,逐步改变树种单一、造林密度大、林分质量低、森林效益差的状况。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目前林场职工吃饭养老问题得到解决,下步要坚持“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这一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职能定位不动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国有林场转型发展、“二次创业”和森林经营上,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本的前提下,在政策框架内大胆实践,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山绿、场活、人富的总目标。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在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框架内,努力在林权评估、林权流转、政策性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全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来源:未知 编辑:未知